您的首選項已更新。如需臨時更改您的賬戶設置,前往
提示,您可以隨時更新您的首選國家/地區或語言
> beauty2 heart-circle sports-fitness food-nutrition herbs-supplements pageview
點擊以閱讀我們的無障礙聲明
購物滿 NT$1,250 免運費
iHerb App
checkoutarrow
TW

常見的消化問題及如何通過自然方式解決它們

10,670 閱覽
實證

實證

iHerb 採用嚴格的採購指南,並參考同行評審研究、學術研究機構、醫學期刊和信譽良好的媒體網站。此徽章說明,您可以在頁面底部的參考資料部分找到研究、資源和統計數據列表。

anchor-icon 目錄 dropdown-icon
anchor-icon 目錄 dropdown-icon

希波克拉底曾提出,“健康之源在於腸道”。這句話非常明智。常言道:“你吃的食物造就了你”,但實際上還有更多的因素需要考慮。更準確的表達可能是:你吸收了食物中的什麼,你就由什麼構成。

盡管高質量的營養對於達到上佳健康狀況非常關鍵,但如果無法被適當消化和吸收,這些營養物質就無法發揮其滋養身體的作用。本文將介紹幫助腸胃及保持消化系統健康的自然方法。

消化系統如何工作

消化系統在分解和吸收營養方面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它也保護身體不受不良內部環境的影響。消化過程從口腔開始,咀嚼等機械動作啓動了唾液中的消化酶。食物進入胃後,會與胃裏的鹽酸和胃蛋白酶混合,然後轉化爲食糜。食糜通過小腸,與胰腺、肝臟和膽囊分泌的物質相互作用。胰腺會產生幫助消化脂肪、澱粉和蛋白質所必需的酶。這些酶保持功能正常對營養吸收和整體消化健康至關重要。

常見的消化健康問題及自然療法

消化健康是整體健康的重要方面,但許多人都被一些常見的消化問題所困擾。讓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些常見的消化健康問題,並探索解決這些問題的自然療法:

  • 胃酸不足
  • 胃部和食道不適
  • 脹氣和腹脹
  • 腸易激綜合徵
  • 排便困難
  • 菌羣失調

1. 胃酸不足

雖然人們經常討論胃酸過多的問題,但隨着年齡的增長,胃酸不足(胃酸過少)實際上是更常見的導致消化不良的原因。研究顯示,60歲以上的人群中有超過60%的人胃酸分泌不足,這會導致他們在進食後出現腹脹、打嗝和放屁等消化不良的症狀。如果沒有足夠的胃酸,消化過程就會受到影響。

許多症狀和體徵都表明胃酸分泌不足,包括:

  • 進食後30分鍾內出現腹脹、打嗝、胃灼熱及排氣
  • 進食後幾乎立即出現飽腹感
  • 消化不良、腹瀉或排便困難
  • 多種食物過敏
  • 服用補充劑後出現惡心反應
  • 肛門周圍瘙癢
  • 指甲脆弱、剝落、開裂
  • 面頰和鼻子的毛細血管擴張
  • 缺鐵
  • 慢性腸道寄生蟲或異常菌羣
  • 糞便中有未消化的食物
  • 慢性念珠菌感染
  • 上消化道脹氣

如果你遇到以上消化問題,使用胃酸補充劑可能是一個解決辦法。使用HCL挑戰法能夠幫助確認適合優化消化的劑量。

2. 胃部和食道不適

胃灼熱、反酸和上腹部不適是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常見症狀,這是一種消化系統疾病,由胃內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

常見的誘發因素包括吸煙、油炸食品、酒精、咖啡萃取和暴飲暴食。令人意外的是,胃酸或消化酶不足可能導致食物在胃中停留過久,增加胃內壓力,進而引發反流。

緩解這些消化系統問題的自然療法包括:

  • 補充HCL以緩解胃酸過少
  • 飯後30分鍾服用消化酶可以幫助緩解脹氣和腹脹的症狀
  • 服用如檸檬酸鎂等天然抗酸劑來緩解偶爾出現的胃灼熱
  • 採用藻酸鹽筏療法阻止胃反流

藻酸鹽筏療法

藻酸鹽又稱藻酸,它是從褐藻中提取的一種膳食纖維,可以吸收200-300倍於自身重量的水,因此是一種天然的凝膠劑。當它與碳酸鈣結合時,就會形成一個筏,能防止胃液反流到食道。

在胃的酸性環境中,藻酸鹽會形成柔軟的凝膠,並與碳酸鈣結合,產生二氧化碳氣泡,這有助於其漂浮。這種泡沫筏永續四個小時,在通過腸道時會像食物纖維一樣被部分消化。藻酸鹽被認爲是修復胃食管反流的一種安心且優效的方法,Life Extension的Esophageal Guardian和Enzymedica的Heartburn Relief等產品都使用了這種成分。

胃部刺激

胃部刺激與胃酸反流不同,通常表現爲疼痛和消化不良,大約90%的情況與幽門螺杆菌(H. pylori)感染有關。有兩種天然療法前景看好:

  • 乳香膠,它在對抗幽門螺杆菌方面顯示出了效果。一項研究顯示,在連續三周每日服用350毫克乳香膠後,有77%的受試者感到症狀有所緩解。
  • 甘草萃取物(DGL),它可能不升血壓高的情況下保護和修復胃黏膜。DGL可能有助於控制幽門螺杆菌的增長;通常建議在進餐前20分鍾服用1到2片咀嚼片,並持續服用8至16周以幫助愈合。

3. 脹氣和腹脹

脹氣和腹脹是常見的消化系統問題,通常與高糖飲食、食物不耐受或攝入可發酵碳水化合物(FODMAPs)有關。記錄餐後導致脹氣的食物可以幫助識別引起不適的食物。然而,消化酶不足是常見原因。

在某些情況下,補充消化酶比避免食用某些食物效果更好。例如,服用能分解可發酵碳水化合物的α-半乳糖苷酶可以顯著減輕脹氣和腹脹症狀。此外,綜合消化酶配方有助於解決常見的消化問題。

攝入能夠加強消化功能的食物同樣重要。這包括發酵食品,如泡菜、酸菜和味噌,舒緩的草本,如姜和薄荷,以及富含酶的食物,如木瓜和菠蘿。螺旋藻和小球藻等綠色食品對健康大有裨益。

4. 乳糖不耐症

很多人有乳糖不耐受,這是一種無法消化奶制品中的乳糖的情況。這會導致如腹脹、腹痛和腹瀉之類消化不良的症狀。補充乳糖酶(一種分解乳糖的酶)有助於緩解相關症狀並促進整體消化健康。

5. 腸易激綜合徵(IBS)

腸易激綜合徵(IBS)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功能障礙疾病,它會引起以下症狀:

  • 腹部脹氣和疼痛
  • 腹脹和排便習慣改變(排便困難或腹瀉)
  • 焦慮或抑鬱

腸易激綜合徵有五大病因:壓力、膳食纖維攝入不足、食物不耐受或過敏、膳食含糖量過高以及缺乏消化酶。這些原因還與腸易激綜合徵的一個潛在特徵有關,即小腸細菌過度生長(SIBO)。不合適的細菌在小腸中過度生長會產生腸易激綜合徵的症狀以及其他問題,如腦霧、疲勞、關節疼痛和皮膚問題。

要控制腸易激綜合徵的症狀,就必須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如部分水解瓜爾膠),有助於維持規律排便,而如小檗鹼或腸溶性薄荷油之類的補充劑可提供額外的緩解效果。

另外,SIBO通常與腸道通透性增加相關,也就是所謂的“漏腸”現象。除了前述方法,針對“漏腸”還有兩種關鍵的營養補充劑:L-谷氨酰胺N-乙酰半胱氨酸。這些營養物質有助於修復腸道細胞的損傷,使它們能夠發揮屏障功能。

6. 排便困難

排便困難是常見的消化系統問題之一,許多人都會因缺乏膳食纖維、水分攝入不足或運動不足而出現排便困難的狀況。緩解排便困難的方法:

  • 每天攝入25-30克纖維
  • 食用富含纖維的水果,如蘋果、梨和獼猴桃
  • 保持水分充足並進行規律的體育活動

添加纖維補充劑,如亞麻籽或部分水解瓜爾膠,也可以促進排便規律。

益生菌: 幫助腸胃的上佳補充劑

什麼是益生菌?

益生菌指的是人體腸道中有益的細菌。千百年來,人類一直食用富含益生菌的發酵食物。這些食品不僅包括健康食品店銷售的凍乾細菌膠囊,還包括奶酪、酸奶、泡菜和開菲爾乳。大多數益生菌補充劑的主要微生物是乳酸菌和雙歧杆菌。

關於益生菌的研究

益生菌的應用得到了衆多醫級研究的幫助,包括近千例的人類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雖然這項研究的很大一部分都集中在促進胃腸道健康和加強機體抵抗能力上,但它也幫助使用益生菌來實現各種其他健康目標。

益生菌能夠優化腸道環境,減少有害微生物的定植。許多有害微生物需要與胃腸道黏膜結合才能成功定植。某些益生菌株能夠附着在上皮細胞上,形成“定植屏障”,從而阻擋有害細菌和酵母菌在腸道黏膜上的附着。

超過500項雙盲研究已經調查了益生菌在調整腸道菌羣失衡(即腸道微生物羣的紊亂)中的作用。腸道菌羣失調通常是由於消化道分泌功能受損、攝入過多糖分、使用細菌控制劑以及到欠發達地區旅行等原因造成的,這些因素會導致脹氣、腹部膨脹和排便不規則。益生菌對調理菌羣失調引起的脹氣和腹脹效果良好。

益生菌的種類

根據對已發表的醫級試驗的近期分析,對於脹氣、腹脹和腸道功能紊亂來說,效果顯著的益生菌補充劑是枯草杆菌。這項研究旨在爲這些常見問題的不同益生菌的相對效果進行排序。結果顯示,益生菌枯草杆菌極有可能產生優化效果,超過60%的受試者服用這種益生菌後脹氣和腹脹症狀得到了完全緩解。它對腸易激綜合徵也很管用。

益生菌的用量

益生菌補充劑的劑量通常基於產品中活性微生物的數量,以到期時的CFU(菌落形成單位)計量。通常情況下,爲了一般健康功效,每天攝入50億到300億CFU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影響消化的生活方式因素

消化功能往往容易受到壓力的影響。在壓力狀態下,人體會把血液和能量從消化系統轉移至骨骼肌和大腦。這就是爲什麼生活中大多數壓力過大的跡象初期通常都表現爲消化問題。了解如何讓身體和心靈平靜下來對於消化功能來說很重要。

定期參與體育活動是一種極好的自然且免費的減壓方式。你不需要進行高強度的運動。簡單的運動,如散步和瑜伽,有助於促進腸道健康和規律排便。

此外,爲了幫助腸胃過程,請盡可能在放鬆的狀態和環境中用餐。注意你的呼吸。在進食時,專注於用膈肌慢慢呼吸。細嚼慢咽。這些簡單的步驟有時會產生顯著的效果。

通過認識並解決常見的消化健康問題,你可以自然地採取措施來促進腸道和整體健康。

參考資料:

  1. Schubert ML. Functional anatomy and physiology of gastric secretion. Curr Opin Gastroenterol. 2015 Nov;31(6):479-85.
  2. Howden CW, Hunt RH. Spontaneous hypochlorhydria in man: possibl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Digestive Diseases 1986;4(1):26–32.
  3. Leiman DA, Riff BP, Morgan S. Alginate therapy is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GERD symptom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Dis Esophagus. 2017;30(5): 1–9. 
  4. Mandel KG, Daggy BP, Brodie DA, Jacoby HI. Review article: alginate-raft formulations in the treatment of heartburn and acid reflux. Alimentary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 2000:14(6):669-90.
  5. Dabos KJ, Sfika E, Vlatta LJ, Frantzi D, Amygdalos GI, and Giannikopoulos G. Is Chios mastic gum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dyspepsia? A prospective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J Ethnopharmacol 2010;127(2):205-209. 
  6. Raveendra KR, Jayachandra, Srinivasa V, et al. An Extract of Glycyrrhiza glabra (GutGard) Alleviates Symptoms of Functional Dyspepsia: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2012;2012:216970.
  7. Tuck CJ, Taylor KM, Gibson PR, Barrett JS, Muir JG. Increasing symptoms in irritable bowel symptoms with ingestion of galacto-oligosaccharides are mitigated by [alpha]-galactosidase treatment. Am. J. Gastroenterol. 2018;113:124.
  8. Ianiro G, Pecere S, Giorgio V, et al. Digestive Enzyme Supplementation in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Curr Drug Metab. 2016;17(2):187-93
  9. Roxas M. The role of enzyme supplementation in digestive disorders. Altern. Med. Rev. 2008;13(4):307–314. 
  10. Szilagyi A, Ishayek N. Lactose Intolerance, Dairy Avoidance, and Treatment Options. Nutrients. 2018 Dec 15;10(12). 
  11. Di Costanzo M, Berni Canani R. Lactose Intolerance: Common Misunderstandings. Ann Nutr Metab. 2018;73 Suppl 4:30-37.
  12. Corgneau M, Scher J, Ritie-Pertusa L, et al. Recent advances on lactose intolerance: Tolerance thresholds and currently available answers. Crit Rev Food Sci Nutr. 2017 Oct 13;57(15):3344-3356.
  13. Yasukawa Z, Inoue R, Ozeki M, Okubo T, Takagi T, Honda A, Naito Y. Effect of Repeated Consumption of Partially Hydrolyzed Guar Gum on Fe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ut Microbiota: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and Parallel-Group Clinical Trial. Nutrients. 2019 Sep 10;11(9):2170.
  14. Chen C, Tao C, Liu Z, et al.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Berberine Hydrochloride in Patients with 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Phytother Res. 2015 Nov;29(11):1822-7.
  15. Black CJ, Yuan Y, Selinger CP, Camilleri M, Quigley EMM, Moayyedi P, Ford AC. Efficacy of soluble fibre, antispasmodic drugs, and gut-brain neuromodulators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20 Feb;5(2):117-131.
  16. Achamrah N, Déchelotte P, Coëffier M. Glutamine and the regulation of intestinal permeability: from bench to bedside. Curr Opin Clin Nutr Metab Care. 2017 Jan;20(1):86-91. 
  17. Hou Y, Wang L, Yi D, Wu G. N-acetylcysteine and intestinal health: a focus on its mechanism of action. Front Biosci (Landmark Ed). 2015 Jan 1;20(5):872-91. 
  18. Pramanik S, Venkatraman S, Karthik P, Vaidyanathan VK. A systematic review on selec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probiotics in human health. Food Sci Biotechnol. 2023 Jan 10;32(4):423-440.
  19. Zhang T, Zhang C, Zhang J, et al. Efficacy of Probiotics for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Front Cell Infect Microbiol. 2022 Apr 1;12:859967. 
  20. Gupta AK, Maity C. Efficacy and safety of Bacillus coagulans LBSC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 prospective, interventional,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CONSORT Compliant]. Medicine (Baltimore). 2021 Jan 22;100(3):e23641.

免責聲明:本健康中心不提供診斷⋯ 閱讀更多